供应链金融作为有针对性的经营性贷款,银行风控很难做到完全模型化、标准化,各家商业银行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成本控制和风控体系之间的矛盾也愈加突出,而其中风控前端现场尽调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跨地域管理成本等也随着业务量增长加倍攀升,在这种背景下,各大商业银行开始借力第三方尽调征信机构,以获取更高效更专业的风险管理支持。
一、保兑仓融资模式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在预付账款类贸易融资业务过程中,由于弱化了对融资企业主体资质的考察、加强了对上游厂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依赖性,且操作环节相对复杂,其潜在风险也不能忽视。
该模式的潜在风险点在于:
1.核心企业资信风险
2.商品监管风险
3.质押商品价格变动风险
针对以上风险点,建议采取以下风控措施:
1.确保核心企业的信用程度。例如以眼见为实的方法现场获取企业内部核心运营数据,以业务、财务、实物的三维交叉核验等方法,并结合外部数据,对企业进行360度的全方位评估,确保对核心企业信用程度值得依赖。
2.确保货物信息的流通。资金提供方应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共享,确保货物信息的流通。货物是中小企业偿还贷款的条件,货物的质量就是资金提供方规避风险的保证,物流企业一般比资金提供方更了解货物的情况,因此资金提供方应当与物流企业信息共享,才能确保货物的得力监管。
3.针对质押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资金提供方可以根据生产阶段变化、授信风险变动调整利率与贷款成数。例如在供应链融资的过程中,在订单阶段,不确定性较高,可以调高利率、降低贷款成数;随着生产流程的进行,风险降低,可以调低利率、提高贷款成数。
二、融通仓融资模式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资金提供方以企业拥有的存货作为质押向企业提供融资,这种融资模式的风险成因主要是围绕在存货,也就是说存货的质量、数量和价格是决定存货融资模式风险的主要因素。
该模式的潜在风险点还在于:
1.仓单风险
2.物流企业的资信风险
3.质押物价值风险
针对以上风险点,建议采取以下风控措施:
1.确保仓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资金提供方要预留仓储企业在办理各种业务的印签,进行验单、验证、验印,必要时还要与物流企业直接联系。同时要求物流企业除了进行上述一般的检验外,遇到问题时还应根据业务要求及时与资金提供方联系,取得其确认与许可。
2.资金提供方应当慎重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尽量选择资信状况良好的物流企业。在动产质押贷款模式下,一般来说资金提供方与核心企业没有签订回购协议,货物的质量就是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保证,因此物流企业对货物的监管显得更为重要。在信用担保融资模式下,更是要严格审查物流企业的信誉度和还款能力,防范物流企业与融资企业串通套取信贷资金。
3.正确选择质押物并建立商品价格波动预测系统。在动产质押贷款模式下,质押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其价格,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行情正确选择质押物,选取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好的产品作为质押商品,同时与物流企业设定合理的质押率、贷款成数和利率水平。此外,还应当建立市场需求及价格变化趋势的预测机制,规避动产质押物价格波动的风险。
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相对于传统贷款而言,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特征有些不同。实质上由于应收账款是将企业产品转化为现金的时间跨度拉长、资金周转放慢及经营成本加大,随着时间跨度的拉长,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的风险也在加大。
该模式的潜在风险点在于:
1.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2.核心企业的支付能力
3.转移账款风险
针对以上风险点,建议采取以下风控措施:
1.对于融资客户提供的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资料,应要求核心企业向资金提供方行出具应收账款单据证明,同时结合买卖双方的购销合同、增值税发票、货物运输单据、买方收货凭据等资料审查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冠君征信还建议要求企业提供买卖双方的交易流水等交叉核验的方法对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做分析性复核。
2.分析核心企业的支付能力。建议通过交叉核验的方法复核核心企业的收入真实性,确保其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保证其稳定的支付能力。
3.针对转移账款的风险,在实践中,可以要求融资企业出具《应收账款质押账户收款承诺书》。同时应确保核心企业将应付账款金额支付到融资企业在商业银行指定的账号。
以上提到的潜在风险点主要是是供应链融资中的信用风险,资金提供方如何针对风险来源有效地控制风险,是持续开展供应链融资的保证。除了采取以上针对性措施之外,资金提供方还应当运用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完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做好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
首先,应确立资产评级体系,设立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建立第三方物流、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的信用档案。 其次,应建立预警评价体系,当预警评价体系中某项指标超过临界值时,发出预警信号并及时进行处理,规避违约风险。 再次,应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形成互相牵制的授权及监管机制,在供应链金融的操作中,严格审核单据特别是仓单的真实性,实行双重审批制,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抵押物的价值。
四、成熟的供应链金融融资风控模型分析
平台最难做的部分是风控系统,面临的问题是征信信息缺失、数据挖掘能力弱、模型评估能力弱,这是因为对客户的风险识别受制于有限的信息,过往的项目经验,客户自身的交易、经营数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风险预警。而有些平台依赖于专家法模型,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容易受到评估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导致结果不够准确。
成熟的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包含三个层次:数据层、应用层、预测层。其中数据层包括风控主数据的获取、风险数据的拓展、数据的维护;应用层包括高效的在线审批、精准及时的事中风控;预测层是指利用先进的模型科学地处理和分析数据,帮助预测和决策。
建立风控模型,可以从下面三个阶段入手,分步实现:
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价值在于监控供应链过程,抓住链条上关键节点,并能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预警和控制,保证各方利益。
来源:产融公会